“鴕鳥不僅好養殖,而且渾身都是寶。”4月16日,金鳳區良田鎮興源村黨支部書記馬五寶說。近年來,興源村積極探索“項目+產業+人才”新發展模式,合理利用鄉土資源,打造出1.33萬平方米富興源鴕鳥養殖示范基地,引進鴕鳥發展特色養殖業,培育本土養殖能手,以產業謀發展、以就業促增收,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1.5萬元。
“鴕鳥的平均壽命在70年,1歲的小鴕鳥肉可以賣到50元1斤,鴕鳥皮可以加工制成皮具,鴕鳥毛也可以加工成工藝品,鴕鳥蛋孵化出的小鴕鳥,每只能賣到700元-800元。”馬五寶說。金鳳區錨定鄉村振興戰略目標,聚焦人才振興關鍵環節,依托“導師幫帶”鄉村振興凝聚計劃建設項目,積極推動人才項目、產業發展與鄉村資源深度融合。
近年來,金鳳區爭取良田鎮興源村特色養殖一線技能人才培育、豐登鎮潤豐村“向往的潤豐”文旅IP助力二三產業人才培養項目、滿城北街街道平伏橋村“巧娘非遺手工坊”非遺手工技術培育等特色人才項目5個人,爭取到項目資金46萬元。圍繞農村產業鏈布局人才發展鏈,依托“項目+產業+人才”發展模式,整合政府、企業、社會各方資源,打造富興源鴕鳥養殖示范基地、良田鎮和順新村黨群導師幫帶創富基地、光明村育苗基地“田間學校”、潤豐村“先鋒農場”等育才基地,促進產才融合發展,強化鄉村產業人才隊伍建設。訂單式培育農業致富帶頭人、種植能手、鄉村能人巧匠等各類鄉村人才280余人,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。
金鳳區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,金鳳區將深入實施多元化人才項目,精準對接鄉村產業發展需求,通過定向培養、專項引進等方式,深度挖掘培育一批契合本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鄉村能人巧匠,充分激發本土人才活力,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人才支撐與強大智力保障,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。(作者:劉旭卓)